授課教師 游惠貞 – 非劇情電影賞析
同學 江昀晏
作品名稱 狂飆以後:《狂飆一夢》電影觀後感
作品類型 個人報告
作品概述 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爆發了。當時的我與有著革命情感的同伴們,搭著夜車從距離台北極度遙遠的嘉義搭著夜晚巴士北上至青島東路靜坐抗議。從那個時刻起,我才意識到個人對台灣歷史的認知與本身的存在是有多大的關聯性。時隔多年,20119年11月,我在竹北六家新瓦屋參觀了《激進1949──台灣郵電工人與他們的刊物「野草」》的展覽。當看見白色恐怖受難者所寫的遺書時,當下的心情真的只能用心在絞痛來描述。緊接著,又去探訪了台北市信義區的六張犁亂葬崗。台灣歷史之餘我,是萬縷千絲,好像緊緊掐著生者的脖子,卻無法得到解答;亦似自己迂迴的人生,越走越迷茫。然後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本作品雖為這學期參加清大夜貓子電影院所舉辦的《狂飆一夢》ft.廖建華導演座談會觀影後的所思所想,實則是透過電影的敘事,在錯綜複雜的「我」與「歷史」相交疊中,得到對於未來嶄新的想望。

教師推薦語:

文筆流暢,有細膩的影片評述,但主要重點是把影片主題帶入自身的生命經驗,導演應該會很高興觀眾如此與影片同呼吸。這也是老師希望的,同學們自選為評論標的的影片。最好是自己深有所感的作品。雖然後面跳到214那部份似乎體例上與前面有點扞格。

如無法閱讀,請直接開啟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