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師 劉佳昊 – 政治學導論
同學 方德禎、程若安、張婷雅、陳子寧、廖偉涵
作品名稱 從泰源事件看戒嚴軍法──軍審法與戒嚴令的正當性探討
作品類型 小組報告
作品概述 作為世界史上少見的監獄革命事件、也是二二八後第一起武裝革命,泰源監獄革命事件卻在台灣鮮為人知,我們認為這背後必定深受當時政府、尤其它的權威的影響。另外,泰源事件的審判過程中的不公開、不透明與不合理之處,與其軍事審判之法律裁定有深層的關聯。因此,我們認為不論從個案本身的獨特性、還是個案現在的情況來看,憑藉此個案探討台灣軍事法庭與戒嚴令的正當性探討,都相當合適。

教師推薦語:

戒嚴時期的軍事審判制度,對台灣民眾的司法不信帶來了長久影響。本組同學從泰源事件出發,檢視戒嚴法、軍事審判制度,以及一般司法體系的相互關係,乃至其中的不合理之處。
就本組同學選擇題目來說,泰源事件的相關政府資料是直至去年(2019年)才依法解禁,因此,從研究素材的完整度與全面性來說,本組同學的分析討論尚有補強之處。不過,正因為研究素材有限,該組同學的討論遂多聚焦在事件之後的司法審判程序之問題,並在分析、彙整法條文字、文書紀錄,乃至大法官釋字內容之工作上,表現優良,值得獲得稱許與鼓勵。
本組報告最後另從洪仲丘事件發生後,國內司法體系的改革來和泰源事件比較,則更提醒了我們民主法治精神的難能可貴。

如無法閱讀,請直接開啟連結pdf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