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師 | 陳麗華 – 歷史與世界:11世紀以降 |
同學 | 簡于翔 |
作品名稱 | 醒村的歷史風貌及生活文化的成因之探討 |
作品類型 | 個人報告 |
作品概述 | 從荒蕪蔓草到近日的活化再造,醒村一直以來是筆者岡山記憶中不可或缺的場所,但由於此地為國防部用地,一般民眾無法進入,醒村也在文化與生活中沉寂多年。如今,高雄市第八十八期都市計畫案使醒村再次活化,再次成為岡山的焦點。筆者認為使年輕世代重新認識醒村有益於建立岡山眷村文化的完整性,也能填補世代間的回憶斷層。 |
教師推薦語:
于翔的文章,透過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的口述訪談,重構了高雄岡山一處眷村的歷史及現況,並勾勒了在省籍情節嚴重的情況下,當地人們如何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實踐著族群關係。他發現當地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治時代,住民職業、民居建築形式及市場等均有延續性。在居住空間和社交空間上,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似乎存在隔閡,然而若從市場的角度,變會發現二者其實是互相依存的關係,無法截然二分。透過醒村的例子,于翔試圖告訴我們台灣社會族群如何走向融合、多元社會如何形成的過程,其深意值得讀者省思。
如無法閱讀,請直接開啟連結pdf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