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天

職稱: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t1761@nknu.edu.tw
開設課程:東方思想經典:《周易》選讀

學經歷

  • 黃忠天,國立政治大學文學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博士。曾入奉元書院師事前清遺老愛新覺羅毓鋆,習四書五經;復蒙黃慶萱、應裕康等師培溉易學與治學。

歷任職稱

  • 歷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師範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新竹教育大學、屏東教育大學專兼任教授;以及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中華經典學會理事長、中國經學研究會理事、奉元學會理事、台灣古籍保護學會理事等職。

專長領域

【個人專長】

  • 周易、四書

研究主題】

  •  史事派易學、經學史專題、左傳人物

社群參與】

  •  奉元學會
  • 台灣古籍保護學會
  • 中國經學研究會

研究計畫】       

  • 黃忠天(民93) 中庸匡謬辨疑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 93-2411-H-017-010
  • 黃忠天(民94) 清代史事派易學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 94-2411-H-017-008
  • 黃忠天(民96) 劉沅易學研究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 96-2411-H-017-007
  • 黃忠天(民97) 易學與世變--明清之際的史事易學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97-2410-H-017-019
  • 黃忠天(民98) 二程易說拾遺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98-2410-H-017-021
  • 黃忠天(民99) 宋代史事易學研究(博士論文改寫計畫)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99-2410-H-017-034
  • 黃忠天(民101)《易經》與《詩經》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研究——以動植物為觀察對象(第一年)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 101-2410-H-017-005-MY2
  • 黃忠天(民102)《易經》與《詩經》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研究——以動植物為觀察對象(第二年) 國科會專題計畫NSC 101-2410-H-017-005-MY2

論文著作 / 通識相關活動紀錄

【期刊論文】 

  • 黃忠天(民79) 三國演義弔亡詩之研究─兼論羅本與毛本之異同。孔孟月刊,28(6),43-48。
  • 黃忠天(民79) 孫武兵法思想源起於老子之比較研究。高雄工專學報,20,257-274。 
  • 黃忠天(民81) 經字探義。孔孟月刊,30(5),27-29。 
  • 黃忠天(民81) 南北朝經學之消長與統一。孔孟月刊,30(8),20-28。 
  • 黃忠天(民81) 老子無為思想研究。中國文化月刊,155,79-98。 
  • 黃忠天(民81) 初唐詩之復古與啟新─以四傑、沈宋為例。大陸雜誌,85(4),43-48。
  • 黃忠天(民81) 孔老無為觀念之比較。孔孟月刊,31(4),10-13。 
  • 黃忠天(民81) 曹植詩管窺。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通訊,34,103-116。
  • 黃忠天(民81) 魏書略論。高雄工專學報,22,377-391。 
  • 黃忠天(民81) 試析莊子的處世哲學。故宮學術季刊,10(2),129-140。 
  • 黃忠天(民82) 謎語在國文教學上的應用。國文天地,8(7),92-100。 
  • 黃忠天(民82) 周易與歷史哲學。中國文化月刊,66,72-90。 
  • 黃忠天(民82) 論語「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釋疑。國文天地,9(7),60-63。 
  • 黃忠天(民82) 從聲母文白對應看台灣閩南方言的文白異讀現象。高雄工專學報,23,585-597。 
  • 黃忠天(民84) 敦煌周易王弼注殘卷的學術背景與價值。高雄工專學報,25,455-470。 
  • 黃忠天(民87) 淺論敦煌寫卷中有關春秋經傳的學術背景與價值,高雄師大學報,9,33-50。
  • 黃忠天(民88) 談卦爻辭中的動物及其象徵意義。中華學苑(政大),52,75-95。 
  • 黃忠天(民88) 台灣閩南方言中罵語的考察。高雄師大學報,10,175-186。 
  • 黃忠天(民89) 周易與上古史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11,55-76。 
  • 黃忠天(民89) 漫談歷代出土文物對易學研究的影響。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1,157-177。 
  • 黃忠天(民90) 試論先秦卜筮之官地位的轉變。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2,P.39~48 
  • 黃忠天(民91) 中庸「愚而好自用章」辨疑。高雄師大學報,12,P.103~109 
  • 黃忠天(民92) 莊子「無用哲學」的指涉義涵與影響。中華南台道教學院學報,1,P.19-25 
  • 黃忠天(民92) 從中庸「素隱行怪」章論儒道二家遯隱哲學的異同。高雄師大學報,14,p.169-178。
  • 黃忠天(民92) 中庸「齋明盛服」試析。孔孟月刊,42(2),p.14-18。 
  • 黃忠天(民92) 論伊川易傳之價值與得失。文與哲(中山大學),3,p.247-266。 
  • 黃忠天(民93) 伊川易傳對宋代史事派易學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16,p.201-218。
  • 黃忠天(民93) 彭作邦周易史證述要。高雄師大學報,17,p.161-174。
  • 黃忠天(民94) 從中庸達孝章談宗廟祭祀與治國的關係。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1,p.101-111。
  • 黃忠天(民94) 從經學觀點談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百世教育,162,p.61-64。
  • 黃忠天(民95) 《二程集》易說初探。周易研究(山東大學),2006年,5,p. 65-71。
  • 黃忠天(民95) 劉沅《周易恆解》述要。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2,p.1-17。
  • 黃忠天(民95) 中庸「衣錦尚絅」章辨疑。齊魯文化研究(山東師範大學),5,p.93-99。
  • 黃忠天(民96) 史事宗易學研究方法析論。周易研究(山東大學),2007年,5,p.39-52。
  • 黃忠天(民97) 葉矯然《易史參錄》述要。周易研究(山東大學),2008年,第5期,p.21-30。
  • 黃忠天(民97) 世變與易學──清初史事易學述要。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5,p.125-144。 
  • 黃忠天(民98) 二程易說的編纂與研究。嘉義大學中文學報,1,p.49-80。
  • 黃忠天(民98) 南北朝經學盛衰評議。政治大學中文學報,12,p.89-120。
  • 黃忠天(民99) 試論《二程易說拾遺》在易學史上之價值。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8,p.99-114。 
  • 黃忠天(民99) 《中庸》釋疑-以「慎獨」等九則詞語為例。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9,p.95-114。 
  • 黃忠天(民99) 從「自然主體觀察」論《周易》經傳的書寫,周易研究(山東大學),2009年,第3期(總101期),p.35-45。
  • 黃忠天(民100) 《中庸》釋疑--以「道不遠人」諸章為例。傳統中國研究集刊(上海社科院),第八輯,p.87-110。
  • 黃忠天(民100) 試從《中庸》論儒家的強者形象。孔孟月刊,49:9/10=585/58642(2),p.1-3。
  • 黃忠天(民102) 清末民初臺灣鸞書中的易學訊息。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第14期,2013年5月, p.127-142。
  • 黃忠天(民102) 溯源與奔流─跨世紀經學家愛新覺羅毓鋆與奉元書院教育。漢學研究通訊 (漢學研究中心),32:1,總125期,2013年2月。p.38-49。 
  • 黃忠天(民102) 清儒《詩》《易》互證會通的學術意義與價值初探。國文學報(臺灣師範大學)第54期,p.33-56。
  • 黃忠天(民102) 《易經》與《詩經》動植物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比較研究,文與哲(中山大學),第23期,p.1-39。
  • 黃忠天(民103) 從「絕地天通」到「天人合一」–周易人文化成的意義及其價值。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第17期,20143年11月, p.31-46。
  • 黃忠天(民104) 從求真求善兩條進路省視宋元明清易學的流變。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第18期,2015年5月, p.1-18。
  • 黃忠天(民104) 易學史體例與方法的省思。經學研究集刊(高雄師範大學),第19期,2015年11月, p.77-90。
    黃忠天(民104)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周易研究》(山東大學),2015年,第6期(總134期),p.57-66。
  • 黃忠天(民106) 〈從中國傳統經典談射箭的道與術〉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2期(第45卷),p.45-50。

【專書】

  • 黃忠天(民77) 楊萬里易學之研究。碩士論文,1989年國科會乙種獎助。
  • 黃忠天(民84) 宋代史事易學研究。博士論文,1996年國科會甲種獎助。
  • 黃忠天(民89) 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出版社,初版。
  • 黃忠天(民92) 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出版社,初版二刷。
  • 黃忠天(民93) 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出版社,修訂再版。
  • 黃忠天(民93) 中庸釋疑。 高雄:復文出版社,初版。
  • 黃忠天(民95) 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出版社,修訂三版。
  • 黃忠天(民103) 周易程傳註評。 高雄:復文出版社,修訂四版。
  • 黃忠天(民104.1) 中庸釋疑。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初版。 ISBN 978-957-739-919-9
  • 黃忠天(民106.3) 二程易說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初版。ISBN 978-957-748-632-5
  • 黃忠天(民108) 宋代史事易學 (擬計畫出版項目)
  • 黃忠天(民108) 運動經典文學 (擬計畫出版項目)

【專書論文】

  • 黃忠天(民90) 中庸章句辨疑,賴貴三主編:《春風煦學集》(臺北:里仁出版社,2001年),頁51-59。
  • 黃忠天(民92) 從中庸達孝章談宗廟祭祀與治國的關係,《經學論叢》(臺北:洪葉文化,2003年),頁34-49。
  • 黃忠天(民95) 宋代史事派易學的道家色彩,黃忠天主編:《2006年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昶景文化,2006年),頁643-652。
  • 黃忠天(民96) 《二程集》易說初探,劉大鈞主編:《大易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頁273-287。
  • 黃忠天(民96) 周易美學與創意啟發,張高評主編:《典範與創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出版社,2007年),頁101-120。
  • 黃忠天(民96) 劉沅《周易恆解》述要,林慶彰主編:《晚清經學叢書-四川地區的經學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 黃忠天(民98) 史事宗易學研究方法析論,方光華、彭林主編:《中國經學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頁26-57。ISBN 978-7-224-09146-5
  • 黃忠天(民100) 《中庸》釋疑──以「慎獨」等九則詞語為例,賴貴三主編:《中孚大有集》(臺北:里仁出版社,2011年),頁309-335。ISBN 978-986-6178-25-2
  • 黃忠天(民101) 從「自然主體觀察」論《周易》經傳的書寫,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頁271-300。ISBN 978-986-03-2583-6
  • 黃忠天(民103) 〈從「絕地天通」到「天人合一」–周易人文化成的意義及其價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家201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p.3-14。ISBN:978-7-01-015039-0
  • 黃忠天(民106) 〈順親養志──愛新覺羅毓鋆孝行述要〉,徐泓、奉元同門主編《夏學論集(壹) 愛新覺羅毓鋆先生百歲晉拾紀念》(臺北:中華奉元學會,2017年10月),頁167-174。ISBN 978-986-95623-0-0

【研討會論文】

  • 黃忠天(民87) 談卦爻辭中的動物及其象徵意義。「第七屆政大中文系所友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黃忠天(民91) 清代史事易學初探。「第七屆清代學術會議」。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頁13-34。
  • 黃忠天(民91) 中庸章句辨疑。「第一屆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
  • 黃忠天(民91) 論伊川易傳之價值與得失。「2002年世界易經大會」。重慶:涪陵(南京大學易經研究所)
  • 黃忠天(民92) 伊川易傳對宋代史事派易學之影響。「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發表會」。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中華民國易經學會)。
  • 黃忠天(民92) 從中庸達孝章談宗廟祭祀與治國的關係。「第三屆中國經學國際術研討會」。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師範大學國文系/中國經學研究會)
  • 黃忠天(民93) 彭作邦《周易史證》述要。「第三屆國際第八屆清代學術會議」。高雄:中山大學清代學術中心。(中山大學中文系)
  • 黃忠天(民93) 從經學觀點談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2004年《多元文化與族群融合》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父紀念館。(國父紀念館/中華文化教育學會)
  • 黃忠天(民94) 《二程集》易說初探。「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青島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研究中心)2005/08/15
  • 黃忠天(民95) 宋代史事派易學的道家色彩。「2006年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文化大學 (高師大經學所/文化大學哲學系)2006/05/06-07
  • 黃忠天(民95) 晚清四川學者易學研究成果。「四川地區的經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成都:四川大學(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2006/07/28
  • 黃忠天(民95) 先秦儒家對宗廟祭祀的繼承與轉化。「儒學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濟南 (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2006/08/06-09
  • 黃忠天(民95) 周易美學與創意啟發。「典範與創意學術研討會」。臺南:成功大學文學院,2006/09/30
  • 黃忠天(民95) 從周易和合哲學談多元文化與族群的融合。「第四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甘肅:天水(葉聖陶研究會)2006/10/05
  • 黃忠天(民95) 劉沅《周易恆解》述要。「四川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6/11/23-24
  • 黃忠天(民96) 歷代四川地區史事易學綜述。「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重慶:葉聖陶研究會,2007/06/18-24
  • 黃忠天(民96) 史事宗易學研究方法析論。「第二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西安:西北大學 (北京清華大學/西北大學)2007/08/27-30
    黃忠天(民96) 葉矯然《易史參錄》述要。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大學中文系/中國經學研究會)2007/11/17-18
  • 黃忠天(民97) 二程易說的編纂與研究。「第二屆宋代學術研討會」。嘉義:嘉義大學中文系,2008/11/15-16
  • 黃忠天(民97) 南北朝經學盛衰考。「魏晉南北朝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8/11/26-28
  • 黃忠天(民97) 易學與世變──明清之際的史事易學。「第二屆《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台灣大學中文系/高雄師大經學研究所) 2008/12/06-07
  • 黃忠天(民98) 朱熹《中庸章句》析疑--以「中庸其至矣乎」、「道之不行」、「子路問強」、「素隱行怪」、「舜其大孝」、「至誠無息」諸章為例〉。「第六屆中國經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臺北:輔仁大學(輔仁大學中文系、中國經學研究會)2009/05/30
  • 黃忠天(民98) 〈儒家人文精神與社會的現代化〉。「第一屆中華文化藝術結盟學術研討會」高雄:左營蓮潭國際會館(中華文化生活學會)2009/06/06
  • 黃忠天(民98) 〈《中庸》釋疑--以「道不遠人」諸章為例〉。「第四屆傳統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社科院(社科院歷史所)2009/07/25-28
  • 黃忠天(民98) 〈從「自然主體觀察」論《周易》經傳的書寫〉。「第三屆《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9/10/24
  • 黃忠天(民98) 〈試論《二程易說拾遺》在易學史上之價值〉。「第三屆中國經學國際研討會」廈門:白鷺洲大酒店(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福建師範大學易經研究所),2009/11/07-10
  • 黃忠天(民99) 〈《中庸》釋疑──以「慎獨」等九則詞語為例〉。「第一屆中華經學國際暨第三屆全國經學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10/10/30
  • 黃忠天(民100) 〈《詩經》與《易經》中動植物及其象徵義涵的比較〉。「第二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廈門:篔簹書院與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辦2011/11/11-14
  • 黃忠天(民101)〈溯源與奔流─跨世紀經學家愛新覺羅毓鋆與奉元書院教育〉。「通經致用:第二屆中華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主辦2012/05/13
  • 黃忠天(民101) 〈清末民初臺灣鸞書中的易學訊息〉。「2012年道教經典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主辦2012/11/03
  • 黃忠天(民101)〈清代《詩》《易》互證會通的學術意義與價值〉。「第七屆國際暨第十二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中文系主辦2012/05/13
  • 黃忠天(民102) 〈《易經》與《詩經》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研究——以植物為觀察對象「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台灣大學與中國經學研究會合辦2013/04/20-21
  • 黃忠天(民102) 〈順親養志──愛新覺羅毓鋆孝行述要〉「第五屆綿山慈孝學術研討會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介休:北京師範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主辦2013/06/25-26
  • 黃忠天(民102) 〈《易經》與《詩經》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研究——以動物為觀察對象「第七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濟南:山東大學易學中心主辦2013/08/16-17
  • 黃忠天(民103)〈絕地天通與周易人文化成精神〉「2014《周易》與時間國 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主辦,2014/06/21。
  • 黃忠天(民103) 〈從求真求善的兩條進路省視周易程傳的易學價值〉「第五屆華夏易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太原:北京清華大學等與華夏易道學會聯合主辦(2014/08/16-2014/08/17)
  • 黃忠天(民103) 〈奉元書院與臺灣民間的儒學教育〉「儒學與地域文化:徽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合肥: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中心主辦(2014/08/21-2014/08/22)
  • 黃忠天(民103) 〈從求真求善兩條進路省視宋元明清易學的流變〉「儒學 類型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主辦(2014/10/30)
  • 黃忠天(民104) 〈民國罕傳易學著作─劉鈺《易經卦爻辭本事考》述要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明道大學主辦(2015/04/11)
  • 黃忠天(民104) 〈易學史體例與方法的省思〉「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林慶彰先生榮退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京都:京都大學主辦(2015/8/20-21)
    黃忠天(民105) 〈陳延傑及其《周易程傳參正》〉「第八屆海峽兩岸周易學 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易經學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辦2016/04/29-2016/05/01
  • 黃忠天(民105) 〈順親養志──愛新覺羅毓鋆孝行述要〉「第一屆夏學國際研討會暨毓老師百秩晉拾紀念會」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中華奉元學會主辦 (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2016/10/15-10/16)
  • 黃忠天(民105) 〈明清史事易學的衍異──談史料易的發展與轉變〉「明清學術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研院明清研究會合辦(中壢:中央大學2016/10/20-10/21)
  • 黃忠天(民105)〈儒家人文精神與社會的現代化〉「第七屆中國國際易道論壇易經哲學學術研討會」,華夏國際易道研究院主辦(無錫:靈山君來波羅密多酒店,2016/10/22-10/23)
  • 黃忠天(民105)〈《周易》的自然書寫及其文化意義〉「自然寫作與環境倫 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科院文學所主辦,(北京:鑫海錦江酒店,2016/10/25-10/26)
  • 黃忠天(民105)〈從中國傳統經典談射箭的道與術〉「第八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廈門: 篔簹書院,2016/11/25-11/27)
  • 黃忠天(民106)〈《左傳》的虛寫與實寫—-以「仲子歸於我」史事為例〉「經學、文體與體裁國際學術研討會」,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特里爾:特里爾大學,2017/07/21-23)
  • 黃忠天(民106)〈儒家文化的傳統性經典性與現代性〉「第九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廈門: 篔簹書院,2017/11/24-11/26)
  • 黃忠天(民106)〈《左傳》「仲子歸魯」的歷史意義及其相關問題辦疑〉「古籍新詮—先秦兩漢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合辦(香港:中文大學,2017/12/14-15)
  • 〈評介屈超立著《宋代地方政府民事審判職能研究》〉,《法制史研究》8,2005.12,頁295-309。

開設課程

  • 東方思想經典:《周易》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