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玲

職稱:兼任教授
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博士
ynnad165@gmail.com; leetl@mx.nthu.edu.tw
開設課程: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之探索實踐與應用
個人網頁:看見台灣水生植物

 

學經歷

  • 英國伯明翰大學哲學博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碩士

歷任職稱

[學術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 國立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副教授
  •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主任
  •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
  •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服務經歷]

  •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綱前導學校計畫指導委員
  • 教育部委託「台灣特殊教育百年史話」專案主持人與編輯(民國99年與100年)
  • 桃竹苗地區特殊教育評鑑委員、鑑定安置輔導委員、特殊教育諮詢委員
  • 國際研討會「IEP國際研討會」與「早期療育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之策劃與執行

[榮譽]

  • 論文獲科技部(國科會)88、89年度甲種獎勵
  • 傅爾布萊特(Fullbright )赴美獎助學金之獎助學者(2004~2005)

專長領域

[專長]

  • 自然領域水生植物研究
  • 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 華德福教育

[研究主題]

  • 水生植物之教育
  • 案例教學法
  • 問題導向學習(PBL)

[社群參與]

  •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研究計畫]

  • 教育部精進計畫「問題導向學習融入師資培育課程之研究」、「案例教學在提升特殊教育師資生之教學與班級經營能力之研究」、「建構素養導向之多元教材於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課程計畫」、「建構身心障礙者之生命故事以增進師資生閱讀素養計畫」(2015~2023)
  • 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案例教學法融入特教課程設計教學(IEP課程)」
  • 科技部(國科會)研究計畫「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質性分析與可行模式實驗研究」、「菁英教育模式與通才教育模式對音樂資優生之社會成就生活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英國部分」、「我國個別化教育計畫落實教學之現況分析研究」、「聲波樂’科技在激發中重度及多障兒童的學習能力之效果研究」

論文著作 / 通識相關活動紀錄

(A) 期刊論文

  • 李翠玲(2019)。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台灣水生植物」之多元教材與融入環境教育教學應用初探。環境教育研究,15(1),55-88。
  • 李翠玲(2019)。問題本位學習(PBL)在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意涵與應用初探。特殊教育季刊,153,1-14」。
  • 李翠玲(2016)。案例教學法融入師資培育「特殊教育教學實習」課程之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4,45-79。
  • 李翠玲、黃澤洋(2016)。應用案例教學法增進師資生特殊教育知能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3,1-32。
  • 李翠玲(2016)。國小特教班低口語自閉症學生教學支援實施歷程之個案研究。身心障礙研究。14(2),86-99。
  • 李翠玲、黃澤洋(2014)。自閉症學童輔助溝通系統介入成效:系統性回顧與後設分析。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723-50。
  • 程勻芳、李翠玲(2014)。繪本教學對高職階段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兩性交往知識與態度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 39, 53-80。(通訊作者)TSSCI
  • 李翠玲(2011)。國小語文領域教科書中身心障礙人物之內容分析研究。教科書研究,4(1),41-65。TSSCI
  • 曾煜程、李翠玲、黎俊彥(2010)。三階段知動教學應用在啟智班平衡問題學生之成效。身心障礙研究,8(1),55-69。
  • 李翠玲、劉淑英、黃澤洋(2009)。智能障礙兒童創造性舞蹈教學之初探研究。載於台中教育大學特教中心主編之「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特殊教育叢書9801(頁15-29)。台中市。
  • 李翠玲(2009)。學前融合教育與學校文化初探—-以新竹市公立幼稚園為例。載於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中心所舉辦之「研究與實務的對話:2009特殊教育暨早期療育論文研討會」(頁27-56),台北市。
  • 李翠玲、鐘梅菁、邱奕君、邱上純(2008)。個別化教育計畫在學前融合班實施之探討:以一個融合班為例。教育學刊,31121-156。TSSCI
  • 李翠玲(2006)。國中小啟智班IEP可行性、一致性、清晰度與有效性分析研究。特殊教育暨創造思考研究,31-19。
  • 李翠玲(2006)。學前階段合作模式融合教育之探討—-以新竹市融合班為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51-19。   
  • 李翠玲(1999)。「個別化教育計劃」納入特教法強制項目後實施現況調查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65-100。
  • 孟瑛如、陳麗如、李翠玲(1999)。師範院校學生參與在家教育輔導工作之探討。竹師特教學報,224-43。
  • 李翠玲(1996)。英國特殊學生從學至成人階段之轉銜計畫評鑑(英文)。竹師特教學報,1 119-141。
  • 李翠玲(1991)。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197-209。
  • 李翠玲(2019)。問題本位學習(PBL)在特殊教育師資培育之意涵與應用初探。特殊教育季刊,1531-14。
  • 李翠玲(2018)。台灣特殊教育課程綱要演變之特色與教學現場反思之探討。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51-10。
  • 李翠玲(2017)。個別化教育計畫(IEP)與課程之結合案例~以社會技巧課程為例。特教園丁季刊,33(2),1-8。
  • 李翠玲(2016)。重度與多重障礙學生之融合教育議題與案例探討。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215-22。
  • 李翠玲(2015)。結合案例教學法與正向行為支持處理智能障礙學生性問題行為之探討。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0,1-10。
  • 李翠玲(2015)。以案例教學法增進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課程理論之落實探討。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318-22。
  • 李翠玲(2014)。案例教學法在撰寫個別化教育計畫之意涵與應用。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813-22。
  • 李翠玲(2014)。我國新頒特殊教育法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變革與特殊教育實務之因應。桃竹區特殊教育,2318-23。
  • 李翠玲(2014)。個別化教育計畫中之行為介入方案發展與應用。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713-22。
  • 李翠玲(2014)。替代評量在特殊教育之意涵與其在個別化教育計畫之撰寫應用。台東特教,391-5。
  • 盧玉真、李翠玲(2013)。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策略與運用。雲嘉特教,1738-47。
  • 郭威廷、應婉怡、李翠玲(2011)。啟智班學生參與水中活動教學效果之初探。雲嘉特教,13,1-7。
  • 李翠玲(2010)。園藝治療與療癒庭園對特殊學生課程設計與校園環境建置之意涵與運用。國小特殊教育,4933-40。
  • 李翠玲(2008)。多重障礙者之多感官環境建置與課程設計。特教通訊,40, 11-15。
  • 李翠玲(2008)。腦性麻痺學生在班級之擺位處理。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九十七年年刊,317-332。
  • 李翠玲(2008)。多障兒童之功能性語文與數學課程設計。國小特殊教育,4635-43。
  • 李翠玲(2008)。舞蹈融入啟智休閒教育課程之意義與應用。台東特教,28,34-39。
  • 李翠玲(2008)。特殊兒童感覺知覺動作發展與課程之新意探討。國小特殊教育,4516-25。
  • 李翠玲(2008)。生態評量在多重障礙兒童教育之意義與應用。雲嘉特教期刊,729-35。
  • 李翠玲(2007)。盲聾生溝通技能探討。特教園丁季刊,23(4), 1-6。
  • 李翠玲、黎俊彥、曾煜程 (2007)。特殊學生之平衡能力評估與介入支援。特教通訊,3837-41。
  • 李翠玲(2006)。 個別化教育計畫中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撰寫新趨勢。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九十五年年刊,157-167。
  • 李翠玲(2006)。台灣特殊教育的時代性與使命感。特殊教育季刊,100 ,28-32。
  • 李翠玲(2006)。個別化教育計畫目標的撰寫與實作。台東特教24,48-51。
  • 李翠玲(2006)。IEP中之融合教育。雲嘉特教期刊4,1-6。
  • 李翠玲(2006)。IEP中起點能力與特殊需求之撰寫要點與實作。屏師特殊教育,13,1-10。
  • 李翠玲(2006)。後現代的特殊教育班級經營,特教園丁季刊,22 (2),41-45。
  • 李翠玲(2006)。促進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進食技能之口腔動作功能購物單設計特教園丁季刊,21(4), 7-12。
  • 李翠玲(2006)。特殊兒童觸覺防禦之問題與處理策略。特殊教育季刊,98,1-8。
  • 李翠玲(2005)。蛻變中的特殊教育課程需求與改革。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九十四年年刊,121-132。
  • 李翠玲(2005)。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IEP之撰寫。特教園丁季刊,21(2), 1-5。
  • 李翠玲(2005)。圖片兌換溝通系統(PECS)融入教學與IEP之設計。花蓮特教,3421-27。
  • 李翠玲(2004)。從特殊教育法修正方向—談IEP條文之內涵與立法趨勢。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的績效與評鑑(頁21-38)。台北市。
  • 李翠玲(2003)。啟智班IEP撰寫三大要素分析研究。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03「特殊教育的危機與轉機」年刊(頁265-291)。台北市。
  • 李翠玲(2003)。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內容清晰度之問題與對策。桃竹區特殊教育。1,4-8。
  • 李翠玲(2003)。啟智班聽障生之特殊需求問題與對策。竹師特教簡訊,38
  • 李翠玲(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特殊教育教材之發展。國教世紀,207,5-12。
  • 陳志平、李翠玲(2003)。以感覺統合觀點談特殊兒童之直排輪溜冰訓練。國教世紀,207,41-48。
  • 李翠玲(2003)。多感官環境對多重障礙教育之啟示與應用。國小特殊教育,3610-17。

 

(B) 研討會論文

  • 李翠玲(2019, 11月)。自然領域「台灣水生植物」之多文本教材與融入自然保育教學初探 。「2019第十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李翠玲(2019, 9月)。問題本位學習(PBL)在特殊教育基礎課程「特殊教育導論」之教學實踐研究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教育學門成果交流會。台北市。
  • 邱上純、李翠玲(2019, 11月)。台灣北部地區國小特殊教育經費編列現況之研究 。「2019第十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王瓊翎、李翠玲(2018,5月)。情緒繪本與延伸教學活動對身心障礙學生提升社會技巧能力之研究。「弱勢兒照顧之多元觀點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南市。
  • 李翠玲(2017, 6月)受邀擔任與談人,106年6月4日台中教育大學,主題:核心素養導向之師資培育課程成果分享會。
  • 李翠玲(2016, 11月)受邀擔任與談人,105年11月19日屏東教育大學,主題:2016第三屆海峽兩岸特殊教育高端論壇。
  • 李翠玲(2016, 11月)。特殊教育新課綱對國小特教班與資源班個別化教育計畫撰寫與課程編製之研究 。2016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王瓊翎、李翠玲(2015, 11月)。電腦輔助教學增進國小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生活管理技能─自我照顧能力提升之研究。2015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李翠玲(2015, 11月)。IEP教與學:案例教學法應用於IEP課程之研究。「第二屆海峽兩岸特殊教育高端論壇」。中國廣東省湛江市嶺南師範學院。
  • 許瓊月、李翠玲(2015, 1月)。電子教科書對於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在英文單字拼讀之學習成效。論文發表於「2015台灣聽障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市。
  • 洪瑞霙、李翠玲(2014, 11月)。大臺北地區國小特殊教育班交通安全教育課程實施現況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所舉辦之「2014創新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課程教學與產學創新」。新竹市。
  • 廖羿竣、李翠玲、黃澤洋(2014, 11月)。台灣高科技輔助溝通系統訓練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所舉辦之「2014創新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課程教學與產學創新」。新竹市。
  • 張芷育、李翠玲(2013, 12月)。以打字溝通為支持策略應用於低口語自閉症溝通需求學生之個案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2013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應婉怡、李翠玲(2013, 12月)。臺灣北部地區國中身體病弱學生特殊教育服務現況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2013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郭威廷、李翠玲(2013, 12月)。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動態評量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2013年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李珮怡、李翠玲(2013, 11月)。華德福教育之數字節奏與故事教學策略應用於啟智班數學課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所舉辦之「2013創新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課程教學與產學創新」新竹市。
  • 李翠玲、黃澤洋(2011,5月)。運用「圖片兌換溝通系統」成效之後設分析。論文發表於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舉辦之「2011年溝通無障礙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縣。
  • 林佳慧、李翠玲(2011,3月)。功能性評量處理自閉症學生發脾氣行為之成效研究。論文發表於於台灣應用行為分析協會(TABA)所舉辦之「應用行為分析國際研討會」。台北市。
  • 石淑萍、李翠玲(2010,12月)。運用奧福教學理念於中重度智能障礙教學歷程之行動研究—-以天使打擊樂團為例。論文發表於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所舉辦之2010二十一世紀音樂教育新趨勢學術研討會」。台中市。
  • 李翠玲、王禎慧(2010,10月)。跨專業團隊模式服務於學前階段多重障礙幼兒之探討-以新竹市晨曦發展中心早療組為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所舉辦之「第十一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學術研討會暨實務交流研習會」,高雄市。
  • 曾煜程、李翠玲、黎俊彥(2009,11月)。三階段知動教學應用在啟智班平衡問題學生之成效。論文發表於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所舉辦之2009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林玉娟、李翠玲(2009,11月)。華德福教育在啟智班的應用與省思:一位初學者的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所舉辦之2009年臺灣教育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李翠玲(2009,10月)。學前融合教育與學校文化初探—-以新竹市公立幼稚園為例。論文發表於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中心所舉辦之「研究與實務的對話:2009特殊教育暨早期療育論文研討會」,台北市。
  • 李翠玲(2008,11月)。特殊學生之美育課程—-以華德福教育之優律斯美為例。論文發表於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所舉辦之全國聾學校美育研討會」。中國湖南長沙。
  • 李翠玲、劉淑英、黃澤洋(2008,5月)。創造性舞蹈應用於啟智課程發展與效果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之「全球化趨勢下的教育與展望兩岸四地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李翠玲(2007,9月)。學前階段融合教育運作之探討-以新竹市公立幼稚園為例。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所舉辦之「第八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學術研討會暨實務交流研習會」,台北縣。
  • 李翠玲(2006,5月)。啟智班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偵錯與修正分析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所舉辦之95年度東台灣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台東縣。
  • 李翠玲(2004,6月)。「滿足最高特殊需求」模式IEP。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教中心所舉辦之IEP與教學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 李翠玲(2003,9月)。啟智班聽能說話訓練教材教學之探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溝通障礙學會所舉辦之「手語暨溝通障礙研討會」,台北市。
  • 李翠玲(2003,12月)。國小階段特教班「性教育」教材教學經驗分享。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九十二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會研討會」。高雄市。
  • 李翠玲、陳志平(2003,12月)。國小階段特教班「減觸覺防禦及知動訓練」教材教學經驗。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九十二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會研討會」,高雄市。
  • 李翠玲(2002,5月)。學校行政人員對特殊兒童「個別化教育計畫」之瞭解與認同態度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中心所舉辦之「亞洲區障礙理解教育國際研討會」,彰化市。
  • 李翠玲(2002,9月)。我國啟智班IEP與新編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關係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所舉辦之「第七屆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彰化市。
  • 李翠玲(2002,12月)。 評鑑個別化教育計畫之啟智教育課程要素:IEP檔案分析與特教老師訪談研究論文發表於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所舉辦之2002年海峽兩岸特殊教育研討會」,北京市。
  • 孟瑛如、陳麗如、李翠玲(1998,11月)。師範院校學生參與在家輔導工作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所舉辦之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李翠玲(1997, 12月)。 中英義務教育後階段特殊學生就學就業安置之比較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所舉辦之八十六年度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會研討會」,台北市。
  • Lee, T. L. Early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PIMD —-present practices & problems in Taiwan. The first Asia on Profound Intellectual and Multiple ~for exchanging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studies Conference, in Kyoto, Japan, Oct. 20-21, 2011.
  • Lee, T. L. The Eurythmy Curriculum in Waldor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The 19th Asian Federation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Conference, in Singapore, Nov. 22-26, 2009.
  • Hsia. S. & Lee, T. L.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Instruction at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U.S. 2008 CAER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w York, Mar.23-24, 2008.
  • Lee, T. L.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based on Tai Chi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2008 CAER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w York, Mar.23-24, 2008.
  • Lee, T. L. Using Tai-Chi-Chuan mixed with Eurythmy movement in sensorimotor training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Taiwan. The 24nd Annual Pacific Rim Conference, Honolulu, Hawaii, Apr. 14-15, 2008.
  • Lee, T. L. & Chung, M. C.A. collaborative service supporting inclusion and IEP implementation in inclusive class, Taiwan. CEC 2008, in Boston, Massachusetts, April 2, 2008.
  • Liu, S. Y., & Lee, T. L. Using creative dance in elementary special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18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ntal Retardation, in Taiwan, Nov. 18~23, 2007.
  • Lee, T. L., Chung, M. C., Chiu, I. C., Chiu, C. C., & Lin, S. C.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n an inclusive class, Taiwan. The 18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ntal Retardation, in Indonesia, Nov. 18~23, 2007.
  • Lee, T. L. Hsia, S., & Chung, M. C. Cultural models of inclus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aiwan administrators & teachers’ perspectives. 2007 CAER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icargo, Apr. 8-9, 2007.
  • Lee, T. L. Reforms and inclus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aiwan—- An example of preschool inclusive cla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ecial Education June 2~3, 2006. Hong Kong.
  • Lee, T. L. & Summer Hsia. Preschool Inclusion: Models available in Hsin-Chu, Taiwan. 2006 CAER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Apr. 6-7, 2006.
  • Lee, T. L. TEACCH and PECS supported IEP process. The 22nd Annual Pacific Rim Conference, Honolulu, Hawaii, March, 2006.
  • Lee, T. L. TEACCH supported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n mental retarded children and autistic children. The 17th Asian Conference on Mental Retardation, in Indonesia, Nov. 19-23, 2005.
  • Lee. T. L. Making IEP meaning by linking with Curriculum. 2005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Australia, 23-25th Sep. 2005.
  • Lee, T.L. IEP process for a student with deafness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 Case Study. 2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Deaf. In Holland, July, 2005.
  • Lee, T. L. Supporting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y targeting
  •         IEP objectives based on sex education needs. Conference in South Dakota, Mar., 2005.
  • Lee, T. L. IEP-oriented auditory and speech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in Taiwan. 2005 ACE-DHH Conference in Banff, Canada, Feb., 2005.
  • Lee, T. L. Treatment of Tactile Defensiveness in IEP: Case Study. 2005 Collaborative Conference on Special Education, Colorado, Feb., 2005.
  • Lee, T. L. Assessing the IEP process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with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s. The 21st Annual Pacific Rim Conference, Honolulu, Hawaii, Feb. 28~Mar. 1, 2005.
  • Lee, T. L. An Evaluation of Elitist Model—the self-contained music class for children with musical talents in Taiwan. AFCEC Super Conference in Alabama, Feb.4~5, 2005.
  • Lee. T. L. Using ecological assessment in IEP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2005 dArpa Conference, Bedford Park, South Australia, Jan., 2005.

 

(C) 專書及專書論文

  • 李翠玲(2022)。看見台灣水生植物。新北市:心理。
  • 李翠玲(2022)。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案例與問題導入。新北市:心理。
  • 孟瑛如、陳志平、陳虹君、周文聿、謝協君、楊佩蓁、李翠玲等(2016)。特殊教育概論現況與趨勢。孟瑛如主編。台北市:心理。
  • 李翠玲(2009)。重度與多重障礙。台北市:五南。
  • 李翠玲(2007)。個別化教育計畫的理念與實施一版二刷。台北市:心理。
  • 李翠玲(2003)。特殊教育需求三教材:減觸覺防禦知動訓練、聽能說話訓練、性教育。新竹師院特殊教育輔導叢書75輯。
  • 李翠玲(2001)。特殊教育教學設計初版十七刷。台北市:心理。
  • 李翠玲(1991)。缺憾的超越台北市:聯經。

 

(D) 翻譯

  • 莊妙芬、何素華、葉瓊華、李翠玲、吳佩芳、王立志、李淑玲、何美慧、陳麗圓、陳志軒、朱思穎、陳明聰、唐榮昌(譯) (2016)。重度障礙教學(原作者: D. L. Westling, L. Fox, & E. W. Carter)。臺北: 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4) . Westling, D. L., Fox, L., & Carter, E. W. (2016).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M.-F. Chuang, S.-H. Ho, C.-H. Yeh, T.-L. Lee, P.-F. Wu, L.-C. Wang, L.-C., S.-L. Lee., M.-H. Ho, L.-Y. Chen, L.-Y., C.-H. Chen, S.-Y. Chu, M.-T. Chen, L.-T. Tang, Trans.) USA: Pears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14) (Taiwan)

(E) 技術報告

  • 李翠玲(2011)。台灣特殊教育百年史話結案報告。教育部委託。

開設課程

  • 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之探索實踐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