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彥傑

羅彥傑

職稱: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inging@ms15.hinet.net
開設課程:新聞採訪與寫作

學經歷

  •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 英國Sheffield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肄業)
  •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 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

歷任職稱

  •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專任副教授
  •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實習媒體《文化一周》指導老師
  • 《蘋果日報》國際暨大陸中心助理副總編輯
  • 《自由時報》北部中心記者/國際中心編譯

專長領域

【專長領域】

  • 通訊傳播政策、國際傳播、健康傳播

【研究主題】

  • 高齡社會、失智症的人文社會研究

【社群參與】

  •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人老傳播研究群」

【研究計畫】

  • 失智症的醫病溝通:從敘事傳播觀點探究病患、照顧者與實習醫師對醫病互動的再現(計畫主持人,2018.08-2019.07,行政院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 107-2410-H-034-013)
  • 失智症醫療的健康識能與風險溝通(共同主持人,2018.08-2020.07,行政院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 107-2511-H-303-001-MY2)
  • 大眾媒體文本建構的老人形象與負面刻板印象:以周星馳主演的流行喜劇電影為例(計畫主持人,2017.08-2018.07,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 106-2410-H-034-031-)
  • 失智污名與年齡歧視:失智新聞文本如何建構老人的虛擬社會身份(計畫主持人,2016.08-2017.07,科技部,計畫編號:MOST 105-2410-H-034-012-)
  • 提升我國公眾外交與國家行銷策略之研究(協同主持人,2014.04-2014.11,行政院國發會,計畫編號:NDC-DSD-103-008)
  • 老人的媒體近用與公民參與研究:以主觀認知缺損者為例(計畫主持人,2013.08-2015.07,行政院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102-2410-H-034-019-MY2)
  • 政府施政過程中公民新聞角色之研究(協同主持人,2013.04-2013.11,行政院國發會,計畫編號:NDC-DSD-102-002)

論文著作 / 通識相關活動紀錄

一、期刊論文

  1. 羅彥傑(2018年11月)。檢視老人玩數位遊戲之研究:批判與敘事的觀點。《傳播文化》,17:52-89。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 羅彥傑(2018年10月)。「失智」病症污名報導之流變:以1951-2010《聯合報》檔案為例。《新聞學研究》,137:1-43。(TSSCI)。科技部:105-2410-H-034-01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3. 羅彥傑(2018年07月)。從媒體近用到ICT近用:偏鄉志工老人的傳播實踐。《傳播研究與實踐》,8(2):281-315。(TSSCI)。國科會:102-2410-H-034-019-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4. Raymond Y. Lo, Yen-Chieh Lo, Shu-Cin Chen, Yu-Ying Li, Ya-Ling Yang, Yu-Ling Chang, Huei-Chuan Sung, Tina H. T. Chiu, Joshua O. S. Goh (2017, Jun). Vascular burden and brain aging in a senior volunteer cohort: A pilot study. Tzu Chi Medical Journal, 29(2), 91-97. (Scopus). NSC 102-2410-H-034-019-MY2.
  5. 羅彥傑(2018年01月)。競爭或合作?:聚合服務使用新聞媒體內容的法律與實務分析。資訊社會研究,34, 1-31。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科技部「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社會學門第三級。
  6. 羅彥傑(2016年03月)。失智、污名與健康促進:評析我國對老人的健康宣導策略。《中國廣告學刊》,21:34-64。國科會:102-2410-H-034-019-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二、 專書

  1. 羅彥傑(2015)。〈網路時代的新聞報導與著作權〉。鈕則勳、賴祥蔚主編,《傳播倫理與法規》。二版。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三、 研討會論文

  1. Yen-chieh Lo (2017, Jun). Stigma for dementia in news stories: How older people and ageism represented in the naming of cognitive disorders. The 15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MOST 105-2410-H-034-012.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 羅彥傑(2017年06月)。〈周星馳電影的老人形象與負面刻板印象:【92家有喜事】與【九品芝麻官】為例〉(專題座談)。201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傳播的創新研究=傳播+?」,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3. 羅彥傑(2016年10月)。〈新聞聚合網站與著作權合理使用:以Google News為例〉。中華傳播管理學會「OTT時代的傳播想像」研討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4. 羅彥傑(2016年06月)。〈數位遊戲與老人健康促進:批判的觀點〉。201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騷動20創新啟航」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5. 羅彥傑(2015年07月)。〈老人、失智與污名:新聞報導如何建構受損身分〉。2015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從高雄出發:跨文化與新媒體想像」,高雄市義守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6. 羅彥傑(2014年06月)。〈老人的家庭傳播和社區參與:以花蓮慈濟志工為例〉。2014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台北市銘傳大學。國科會:102-2410-H-034-019-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7. 羅彥傑(2014年06月)。〈老人的媒體近用與公民參與:以主觀認知缺損的花蓮慈濟志工為例〉。2014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跨媒介、文化創意與反思」,台北市銘傳大學。國科會:102-2410-H-034-019-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開設課程

  • 新聞採訪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