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繪畫創作
繪畫創作是一門須通過實際繪務的實作課程,教師試圖讓修習課程的學生們,可以身體力行,體受「18周的藝術家」,既然是藝術家,藝術家當然不用繳作業而是創作出作品,創作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透過教師介紹基本畫材與表現技法示範,讓學生們對繪畫創作實務具備基礎認知,但是每位學生的理解力、感受力、繪畫技巧、美感涵養不一,是每學期的普遍現象,尊重每個人為獨立個體,教師不主動修改同學的作品畫面,但是歡迎同學個別向教師提出畫面修改、提點示範要求,教師力求學生們創作進程,皆能透過師生一對一面對面溝通、傳授,針對個人的創作理念、動機等..進行討論,務求讓學生們的創作計畫皆能順利開展與完成。
本課程希望學生能呈展出個人風格與觀點,繪畫創作內容不設限,不規定畫面形式、尺寸、繪料、繪題..,創作內容雖無設限,自由命題,但是對為數不少的學生而言,反而是項考驗(1.缺乏創作經驗 2.慣習於制式創作),教師依教學進度列舉優秀質量作品詳盡例說,適切施以課堂習作,讓每位同學無論是在創作觀念、技巧..吸納經驗,依序都能在自己既有的水準上發揮,且力求精進。
教師鼓勵學生將創作過程的中的氣餒與挫折 (作品未盡理想或完全失敗)視為創作必然的一部分,每學期的期中與期末各有一場作品審查發表日,皆安排讓每位創作者有充分時間闡述個人創作動機、創作初體驗、創作甘苦談..,這口頭報告不僅是讓教師評分也與全體同學分享創作心路過程,這對同學們而言是非常珍貴的經驗,因為學生們可以在短短18周內,親身閱聽到同學們一定數量且多種、多元、多樣的繪畫作品從無到有,完整的呈現。
學生觀摩互提建言,互相評說列選心目中的佳作,教師審度學生學習態度,客觀審評學生作品,也納入全體同學列選的佳作統計結果列入成績參考;作品審查評分就是作品發表展示會,教室就是畫廊,除了口頭報告也要求學生紙本補充說明,這很重要,讓善於口語或文字的學生都能完整完備的表達,深刻地描述自己創作過程,望祈學生擁有獨立實務的創作經驗。
課程除了教室課堂創作進度外,另安排學生們至藝術中心參訪並導覽作品,讓學生們與作品面對面接觸、賞析實體作品,提昇審美意念,這是增進作品質量與實踐繪畫創造力的不二法;教師也提供非上課時段的請益聯繫管道,即時盡力輔導學生在課餘繪製過程中所產生的各式問題。
課程名稱: 設計繪畫
設計繪畫是一門須通過實際繪務的實作課程,教師試圖讓修習課程的學生們,把眼睛所見事物,通過設計重新描寫、分析組構…非全然強調描寫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而是藉由一種策略性的、有計畫性的,描寫闡述所看到與感受到之事物,轉化為視覺作品。畫面最終的呈現不在表現繪畫的技巧,而是藉由美術設計原理之建構與運用,讓學生能運用基礎繪製與設計能力來表達自己的概念與想法,培養學生具觀點的解析,激發個人創意思考,展現自信與個性,探討自我與環境的關係,進而延伸不同領域之間的關懷省思。
進入這門設計繪畫課程首階段,無論是已經稍具設計概念與繪畫技術,或者是基礎技巧觀念皆薄弱的學生,都得通過每週漸進式的繪畫技巧演練,創意發想的質量訓練,透過這些密集性的課堂習作,大部分學生都能在個人的能力基礎上有效獲得提升,相對也會讓小部分學生壓力倍增(同時也是進步幅度最大),教師期以獲得最佳初步學習成效,導入課程下一階段。
本課程設計繪畫的軸心定義與目標趨訂為「解決問題」,無論是技巧或觀念都是以實作實學的方式進行,每學期的期中與期末,教師視學生整體程度,設定一定難度的「視覺設計問題」,學生們必需發表套件式(思考脈絡與發想途徑)的設計繪畫作品,提供教師審查;教師設定修習完本課程,學生必須具備將課程所習得之基礎繪製技巧、創意設計能力、視覺構成美感、物象與意象表達..等,能隨身、隨時、隨地、隨物..,思路敏捷地透過個人各面向的生活學習經驗,並利用周邊取得簡易繪畫材料、工具..,創意俯拾皆可得,即興設計表現出具個人觀點(多數人可以理解)的圖示畫面。
「設計繪畫」的成績評比同上頁說明「繪畫創作」,皆採學生個人學習整體表現,非學生之間作品之優劣比較。
以下格言 也是我的教學理念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斷定一條魚,魚一生都會相信自己是愚蠢的。
艾倫.蘭格(Ellen J. Langer):
每個人的觀點中都有一片透視鏡,透過這塊鏡片也許能更了解自己。
畢卡索(Pablo Ruiz y Picasso):
每一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如何讓孩子長大後仍是藝術家。
連正宏 老師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